电动工具使用安全培训-安阳市文峰区广威木工机械
Website Home
使用移动式电动工具安全注意事项如下:(1)移动式电动工具,其金属外壳应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保护。(2)移动式电动工具的开关应用双极开关。采用插头时,应用三眼(单相设备)或四眼(三相设备)插头,并装有漏电保护器。(3)移动式电动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绝缘良好的多股铜芯橡胶绝缘护套软线或铜芯聚氯乙烯护套软线。(4)对长期停用的移动式工具,使用前应摇测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测试,其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5)操作时应戴手套,使用砂轮时还应戴护目眼镜。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安全条例如下:一、工具的触电保护措施《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3787-93)中,将手持电动工具按触电保护措施的不同分为三类:Ⅰ类工具:靠基本绝缘外加保护接零(地)来防止触电;Ⅱ类工具: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来防止触电;Ⅲ类工具:采用安全特低电压供电且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来防止触电。二、根据环境合理选用在一般场所,应选用Ⅱ类工具;工具本体良好的双重绝缘或外加绝缘是防止触电的安全可靠的措施。使用Ⅰ类工具,必须采用漏电保护器或经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否则,使用者须戴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垫上。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作业,应选用Ⅱ类或Ⅲ类工具。使用Ⅰ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在狭窄场所(锅炉内、金属容器内)应使用Ⅲ类工具。使用Ⅱ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且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控制箱、电源联接器等和Ⅱ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必须放在外面,并设专人监护。此类场所严禁使用Ⅰ类工具。在特殊环境,湿热、雨雪、有爆炸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还必须符合相应环境的特殊安全要求。三、Ⅰ类工具的保护接零前已述及,Ⅰ类工具是靠基本绝缘外加保护接零(地)来防止触电的。采用保护接零的Ⅰ类工具,保护零线应与工作零线分开,即保护零线应单独与电网的重复接地处连接。为了接零可靠,最好采用带有接零芯线的铜芯橡套软电缆作为电源线,其专用芯线即用作接零线。保护零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mm2的铜线。工具所用的电源插座和插销,应有专用的接零插孔和插头,不得乱插,防止把零线插入相线造成触电事故。应当指出,虽然采取了保护接零措施,手持电动工具仍可能有触电的危险。这是因为单相线路分布很广,相线和零线很容易混淆,这时,相线和零线上一般都装有熔断器,零线保险熔断,而相线保险尚未熔断,就可能使设备外壳呈现对地电压,以酿成触电事故。因此,这种接零不能保证安全,尚须采用其他安全措施。四、使用与保管1、手持式电动工具必须有专人管理、定期检修和健全的管理制度。2、每次使用前都要进行外观检查和电气检查。外观检查包括:(1)外壳、手柄有无裂缝和破损,紧固件是否齐全有效;(2)软电缆或软电线是否完好无损,保护接零(地)是否正确、牢固,插头是否完好无损;(3)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完好;(4)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保护装置是否完好;(5)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无障碍,卡头牢固。电气检查包括:(1)通电后反应正常,开关控制有效;(2)通电后外壳经试电笔检查应不漏电;(3)信号指示正确,自动控制作用正常;(4)对于旋转工具,通电后观察电刷火花和声音应正常。3、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场所应加装单独的电源开关和保护装置。其电源线必须采用铜芯多股橡套软电缆或聚氯乙烯护套电缆;电缆应避开热源,且不能拖拉在地。4、电源开关或插销应完好,严禁将导线芯直接插入插座或挂钩在开关上。特别要防止将火线与零线对调。5、操作手电钻或电锤等旋转工具,不得带线手套,更不可用手握持工具的转动部分或电线,使用过程中要防止电线被转动部分绞缠。6、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完毕,必须在电源侧将电源断开。7、在高空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下面应设专人扶梯,且在发生电击时可迅速切断电源。五、检修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检修应由专职人员进行。修理后的工具,不应降低原有防护性能。对工具内部原有的绝缘衬垫、套管,不得任意拆除或调换。检修后的工具其绝缘电阻,经用500V兆欧表测试,Ⅰ类不低于2MΩ,Ⅱ类不低于7MΩ;Ⅲ类不低于1MΩ。工具在大修后尚应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标准分别为:Ⅰ类—950V,Ⅱ类—2800V,Ⅲ类—380V。3.在一般场所为保证安全,应当用I类工具,并装设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15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安全使用条件是:1、II类、III类设备没有保护接地、接零要求;I类设备必须接地或接零。设备的保护线应接保护干线;2、移动式电气设备的保护零线、地线不应单独敷设,采用带保护芯线的橡皮套软线作为电源线;3、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电源插座和插销应有专用的接零(地)插孔和插头;4、一般场所,手持式电动工具应采用Ⅱ类设备;若用I类工具,则应在电气线路中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保护措施。在潮湿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应使用Ⅱ类或Ⅲ类设备。在锅炉内、金属容器内、管道内等狭窄的特别危险场所,应使用Ⅲ类设备。若使用Ⅱ类设备,则必须装设动作电流≯15mA、动作时间≯0.1S的漏电保护器。5、使用I类设备应配用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垫等安全用具。7、绝缘电阻合格,带电部分与可触及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I类不低于2MΩ,Ⅱ类不低于7MΩ。手持电动工具是指用手握持或悬挂进行操作的电动工具。比如施工中常用的电钻、电焊钳等。根据《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T3787—2006)的规定,手持式电动工具分为三类:1)I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除了依靠基本绝缘夕卜,还采用接零保护。2)n类工具。工具本身具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不采取保护接地等措施。3)m类工具。由安全特低电压电源供电,工具内部不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由于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移动,工作人员经常与之接触,而且多在紧握的情况下使用,所以危险性比较大,使用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一般场所选用n类工具。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采用漏电保护器和安全隔离变压器。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垫)上。2)在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进行作业,应选用n类或m类工具。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超过0.Is的漏电保护器。3)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金属管道内等)应选用in类工具。如果使用n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15mA、动作时间不超过0.Is的漏电保护器。4)特殊环境,如湿热地点、室外(雨雪天),以及有危险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电工工具应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5)I类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胶护套线,其中黄绿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用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6)m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n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以及n、m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转接器等应放在外面,并设专人在外监护。7)使用前应检查工具外壳、手柄有无断裂和破损,接零(地)是否正确,导线和插头是否完好,开关工作是否正常灵活,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8)使用电动工具时不许用手提着导线或工具的转动部分,使用过程中要防止导线被绞住、受潮、受热或碰损。9)严禁将导线线芯直接插入插座或挂在开关上使用。应满足以下需求:①设备外观完好,标牌清晰,各种保护罩(板)齐全。②一般场所为保证安全使用,应选用II类工具,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采用其他安全保护措施,如装设漏电保护器或安全隔离变压器等。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③在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必须使用Ⅲ类工具或Ⅱ工具。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Is。的漏电保护电器。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动作时间不在于0.1s的漏电保护电器。④m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n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及n、m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联接器等,必须放在容器外或作业点处,同时应有人监护。(1)辨认铭牌,检查工具或设备的性能是否与使用条件相适应。(2)检查其防护罩、防护盖、手柄防护装置等有无损伤、变形或松动。不得任意拆除机械防护装置。(3)检查电源开关是否失灵、是否破损、是否牢固、接线有无松动。(4)检查设备的转动部分是否灵活。(5)使用任何手持电动工具都必须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者应穿戴好绝缘鞋、绝缘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并站在绝缘板上操作。(6)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要安装漏电保护器,工具的金属外壳应防护接地或接零;手持电动工具配用的导线、插头、插座应符合要求。(7)首次使用前,应检测手持电动工具的接零和绝缘情况,确认无误后才能使用。(8)手持电动工具的导线必须使用绝缘橡胶护套线,禁止用塑料护套线;导线两端要连接牢固,内部接头要正确,特别是手柄尾部的电缆护套要完好。(9)手持电动工具的电缆线不应有接头,长度不宜超过5米。(10)在使用中挪动手持电动工具时只能手提握柄,不得提导线拉扯;也不要过分翻转,避免手柄内电源接头缠、扯脱落,使机壳带电或发生短路;要防止手持电动工具的工作端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11)在易燃易爆工作环境中切不可使用手持电动工具,以免产生火花酿成火灾爆炸事故。(12)用毕及时切断电源,并妥善保管。